“常運物流”總經理高新峰告訴記者,這些貨品都是“常州溢達服裝”公司的,從訂單信息處理、收貨入庫、分類、堆放到貨物分揀出庫,全部由計算機系統wms和edi數據交換平臺來完成?!袄么髷祿脚_管理貨物運轉,是我們的一種嘗試,也是我們與制造企業的首次合作。運行4個多月來,入庫、發貨準確率和配送準時率均為100%。事實證明,物流業與制造業的聯動達到了‘雙贏’?!?/span>
供應鏈管理,讓制造企業做到“零庫存”
“常州溢達服裝”是香港溢達集團旗下的一家大型服裝加工企業。今年2月,常運物流與馬士基、嘉里大通兩家國際知名物流企業同臺對決,通過招投標獲取了溢達服裝物流供應鏈管理項目。
據介紹,溢達服裝物流項目是服裝主料和成品倉儲管理的整體外包,與傳統的城市配送項目不同,它實質是一個“嵌入式”的供應鏈管理項目。常運物流按照溢達服裝的生產計劃,每天分批次將生產所需原輔材料揀選出庫,準時運送至車間,滿足生產需要,并利用回程運力將車間生產出來的產品返運回倉庫。
然而,溢達服裝的原輔材料品種、規格多達3000余種,來源于“天南海北”,包裝大小及形狀更是“五花八門”?!耙堰@些貨品全部歸類排放,我們足足花了2個多月時間才搞定?!睋私?,每件貨品或每卷布都是唯一的,其條碼也是唯一的,其原輔材料的用途、使用部位和存放位置等生產、流轉信息,都必須記錄準確,不僅在貨架上設置條碼、且每一貨架層(區)也要設置條碼,只有貨品、貨架、貨層(區)“三碼合一”,才算完成貨物堆放程序。出貨時,同樣需“三碼合一”才能發貨。高新峰說:“項目的復雜程度,遠超我們的想像。貨品的出庫、入庫和堆放,全部通過條碼來對接處理,且貨品入庫、出庫都必須及時,這種‘原料整進分出、成品分進整出’的供應鏈物流管理,只有依靠信息數字化平臺才能完成?!?/span>
對此,常州溢達服裝相關負責人說,原先為了貨品的存放,不僅要考慮足夠的倉儲,還要擔心是否歸類堆放,耗材、耗時且效率低,現在,這些瑣事都交由“常運物流”,溢達真正做到了“零庫存”。這種制造業主輔分離、專業化協作的“改革”,不僅提高了效率,給協作雙方都帶來了經濟效益。
“兩業聯動”,抓住物流的本質
有關研究表明,從原材料到成品,90%以上的時間都處于倉儲、運輸、包裝、配送等物流環節,物流是制造的主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制造的效率和成本?!皟蓸I聯動”的目的是提高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以高質量的物流服務降低企業成本,改善客戶服務,帶動制造業水平的提升,最終使得制造業與物流業協調發展和共同提高。近年來,我國為此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推動“兩業聯動”發展,如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即“物流國九條”等。
早在2012年,我市對制造業與物流業之間也相繼開展了對接活動,但“兩業聯動”間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物流外包比例偏低、制造業與物流業布局不協調、制造企業物流管理較為粗放、物流企業服務能力不強、物流技術裝備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不高、企業對供應鏈管理重要性認識不足、供應鏈關聯企業戰略協同不足、供應鏈管理的一體化運作不足等。
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說,常運物流與溢達服裝的供應鏈管理合作項目,創造了一個制造業主輔分離,與物流業實現“雙贏”的成功案例,下一步,我市將繼續推動制造業與物流業的聯動發展,促進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引導更多物流企業采用供應鏈管理的思路和理念,努力為制造企業提供一體化的物流服務。
(網絡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