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質量司組織召開華東地區公共服務質量監測結果發布會
2020-10-31

       2015年7月16日上午,華東地區城市公共服務質量監測結果發布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014年華東地區城市公共服務質量監測報告》在會上正式發布,這是我國首個關于公共服務質量的評價報告。報告顯示,公眾對華東地區城市服務質量整體滿意度為78.82,處于“比較滿意”水平;養老服務滿意度在11個監測領域得分最低,“老有所養”成公共服務瓶頸;在區域排名上,浙江省位列第一。 

       政府主導、智庫支持,提升華東地區公共服務質量的有益探索

       作為指導單位,國家質檢總局質量司為貫徹201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關于“加強質量、標準和品牌建設”的部署,落實《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5年行動計劃》“實施京津冀、華東地區重點城市公共服務質量監測”的要求,充分發揮科研單位、社會組織和媒體的政策研究智庫作用和第三方評價機制,組織上海質量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行政管理學會、人民論壇雜志社聯合組成課題組,率先在華東6省1市開展了城市公共服務質量監測工作,認真探索、積極推動公共服務質量監測制度建設。

        此次報告發布,既是提升華東地區公共服務質量的有益探索,也是構建我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制度的階段成果,將對全國各個地區城市公共服務質量的監測與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

        76個城市、11個領域、50項指標,聚焦民生關切領域

      2014年華東地區城市公共服務質量監測報告》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等省份的76個城市(或城區);聚焦社會民生保障重點,監測了公用設施服務、環境治理、信息化服務、公共交通、市容市貌、義務教育、醫療衛生、安全監管服務、養老服務、行政便民服務、公共文化體育等11個領域;圍繞安全、公益、保障、效率、便捷等公共服務基本屬性,設計了50項監測指標;發放調查問卷1萬份,最終回收有效問卷7,564份;采集城市公共服務統計指標數據3,602個;運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抓取人民網、新華網等權威媒體2014年發布的公共服務質量信息252,405條。

      報告指出,2014年華東地區城市公共服務質量整體滿意度為78.82,處于“比較滿意”水平。得分最高的為公用設施服務(81.23),其后依次為公共文化體育(80.81)、市容市貌(80.70)、公共交通(79.56)、安全監管服務(79.44)等領域。得分較高的地區分別為浙江(81.10)、上海(80.43)、山東(80.36)、江蘇(78.72)、福建(78.53)、安徽(78.28)、江西(77.44)。

      報告顯示,從被訪者年齡段來看,隨著其年齡的增長,滿意度呈上升趨勢。老年人最關注的是養老服務和環境治理,中年人最關注的是公共交通和醫療衛生,青年人最關注的是公共交通和義務教育。從被訪者的文化程度來看,隨著其學歷層次的上升,滿意度呈下降趨勢,反映出高學歷人群對公共服務質量的期望較高。從被訪者的戶籍性質來看,非戶籍人口的滿意度為80.21,總體上高于戶籍人口的78.81,但在義務教育領域,非戶籍人口的滿意度為79.30,顯著低于戶籍人口的81.14。

      在采集的媒體報道信息中,涉及環境治理的占17.6%、市容市貌占17.5%、公用設施服務占16.5%、安全監管服務占14.8%、公共交通占13.1%??傮w而言,媒體對公共服務質量提升發揮了積極促進作用,媒體關注程度越高的領域,滿意度相對較高。

      近年來,盡管華東地區公共服務質量在不斷提升,但是本次監測也集中反映出下列亟待解決的問題:“老有所養”最不滿意、供不應求;“為民辦事”效率不高、不夠透明;“環境污染”治理薄弱、最憂空氣;“百姓看病”負擔不輕、期盼投入;“地區服務”有強有弱、仍需提升。

      報告強調,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既要加快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改革進程,夯實質量提升的制度基礎,又要進一步完善監督評價機制,以“人民評價”促進“人民滿意”。應建立中國特色公共服務質量監測體系,強化以質量評估為導向的政府績效管理,完善公共服務標準化體系。

      多位知名專家充分肯定《報告》重要作用并提出建議

      與會知名專家一致表示,評估華東地區城市公共服務質量,是一次創新嘗試,有利于各級政府發現公共服務建設領域的不足,為以后的進一步改善和提升明確努力目標和改進方向。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周志忍教授評價說,公共服務質量檢測工作彰顯了當代公共管理的新主題,那就是質量和公民滿意;也彰顯了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那就是滿意與否群眾說了算。他認為,華東地區城市公共服務質量監測報告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啟示。其中之一是,公共服務質量、公眾滿意度并不完全取決于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實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副所長楊海蛟指出,《報告》為觀察、分析、評價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一個觀察分析的視角,使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落實為實實在在的指標體系。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劉旭濤總結了華東地區76城市公共服務質量監測工作“重民生、重民意、重民情”的三大特點,并建議根據不同地區的主體功能區規劃,建立不同地區公共服務發展規劃、實施方案、以及質量標準體系等。

      在細節上,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大都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唐亞林教授認為,《報告》對各城市政府公共服務質量滿意度的人群年齡段、文化程度以及專業性公共服務質量(重點領域)的認知差別的分析,具有較強的指導性價值。

      國家質檢總局質量管理司司長黃國梁表示,華東地區試點工作盡管是一個開端,卻代表了公共服務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下一步,質檢總局將加快公共服務質量監測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有關機構和專家的技術優勢,制定全國統一的標準體系,健全相關制度規范;持續開展華東地區監測分析,盡快啟動京津冀專項監測,鼓勵各地實施自主監測,不斷擴大覆蓋范圍;逐步在質量強市創建、政府質量工作考核等領域運用監測結果,更好地為各級政府改進公共服務提供決策支撐。

      華東地區部分質監局負責人、國內外公共服務、質量管理領域知名專家及新聞媒體代表共計100余人與會。

 


(網絡轉載)

日本人真人做受视频一级暴风影音|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